Abstract
《简·爱》是夏洛蒂·勃朗特的代表作,以简·爱为主角,描绘了她从依赖家庭到独立自主的成长过程。小说前半部分展现了简·爱勇敢反抗歧视与虐待的坚韧品格,后半部分则描绘了她在爱情中的挣扎与选择。虽然简·爱最终接受了男尊女卑的规约,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,但她的成长历程仍展现了当时英国女性所面临的束缚和规约。《简·爱》是一部具有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,但存在妥协,无法彻底反叛当时社会的男权制度,使其成为了一部成人童话。
References
[1]赵海虹.《简·爱》的失败[J].外国文学,2004,(02):67-72.
[2]Virginia Woolf. A Room of One’s Own[M]. London:The Hogarth Press, 1931.
[3]程巍.伦敦蝴蝶与帝国鹰:从达西到罗切斯特[J].外国文学评论,2001,(01):14-23.
[4]周颖.想象与现实的痛苦:1800-1850英国女作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[J].外国文学评论,2012,(01):94-108.
[5]周小娟.《简·爱》女性话语空间的自我建构[J].外语教学,2010,31(04):73-76+84.
[6]王文惠.《简·爱》的双层文本读解[J].外语研究,2006,(01):75-77.
[7]王瑛.论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——以夏洛蒂·勃朗特的《简爱》为例[J].西北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,(03):83-85.
[8]夏洛蒂·勃朗特.《简·爱》[M.]宋兆霖译. 上海: 上海文艺出版社, 2007.
[9]陈姝波.论《简爱》中的性别意识形态[J].外国文学研究,2002,(04):79-83+173.
[10]王国真.《简·爱》中简·爱双重性格的分析[J].语文建设,2012,(10):32-33.
[11]孙丽秀.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《简·爱》[J].语文建设,2016,(29):49-50.DOI:
[12]周颖.想象与现实的痛苦:1800-1850英国女作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[J].外国文学评论,2012,(01):94-108.
[13]杜海燕.桑菲尔德庄园究竟为什么失火了——试论简爱的自我意象对其生活态度的影响[J].电影文学,2007,(22):52-53.
[14]关山月.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简·爱的成长[J].科技信息,2011,(12):545.
[15]侯秀杰.两个性格两种命运——简·爱和苔丝的形象比较[J].吉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3,(06):85-87.
[16]王新建.从女性的视角解读《简爱》[J].语文建设,2015,(15):65-66.
[17]孙胜忠.《简·爱》:精神追求抑或权力算计[J].安徽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7,45(04):508-516.
[18]周双.关于简爱双重性格的分析[J].电影评介,2007,(02):94-95.
[19]高晓倩.《简·爱》婚姻话语中的矛盾[J].外国文学研究,2011,33(02):36-44.
[20]赵丽娟.浅谈简爱与林黛玉矛盾的女性解放意识[J].语文建设,2015,(12):85-86.
[21]刘燕,刘晓.分裂中的女性形象:简·爱与疯女人[J].妇女研究论丛,2004,(04):54-60.
[22]黄兴军.《简爱》中的永恒魅力——解析小说《简爱》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[J].牡丹江大学学报,2009,18(04):10-13.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
Copyright (c) 2025 礼忠 张, 静宜 裴